嘗試實施緊,瞕瞕而家識「飲奶奶」,「食mum mum」,「bye bye」,only 三個最簡單手語。
一雙小手,讓嬰兒講出心底話
《嬰兒手語123》
作者:南希 · 凱德金
譯者:張樹森、單晉平等
出版社:人民軍醫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0年8月
最初知道有嬰兒手語這回事,是因為看了《非常外父揀女婿2》這齣電影。外父大人跟未滿周歲的孫子竟然能夠自如地用手語進行溝通,那一幕着實令人十分驚訝,及後才得知原來那是一套有系統的嬰兒手語,在外國的育兒敎育已流行多年。
旣然這般吸引,所以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,自然急不及待想將這套往他身上實施。
不過具體該如何實施呢?我可以看着手語書中的圖片學習,但孩子呢?他只是個小寳寳,我不明白他要怎樣才能跟我一樣明白。所以我特地找來《嬰兒手語123》一書,閱後我釐清了嬰兒手語的一些概念,其實它是需要有程序地實施的。
作者首先解釋的是,為甚麼要用手語跟嬰兒溝通,而不直接與嬰兒對話?這當然是因為嬰兒尙不會說話!很多時候,嬰兒為了表達生理或情感所需,只會高聲哭叫表示。父母和照料者則須從哭聲中揣測其需要。當大人滿足不到小寳寳,他們就會愈鬧愈厲害,大人也可能因此感到煩躁不安,失去耐性去哄。最終大家的情緖都可能會崩潰,跌入惡性循環中。
書中指出在這些情況下,嬰兒手語能令兩者之間的溝通變得歡愉。只要觀察寳寳的肢體和手指的發育,等到某一成熟階段,適時敎曉他們一些手語,很快地,他們就能用一雙小手,明確地吿訴你想吃、想睡還是想要更多,進而取代哭鬧行為。
此外,學習手語的最大收益是增進了親子感情,因為寳寳會知道你懂他。試想像一下,輕鬆地讀懂寳寳的心底話,隨之相互有效地交流着,這是多麼美妙的事,任誰都覺得自己勝任當一名父/母親。
但一提到手語,可能有人會對此產生一種迷思。畢竟嬰兒手語是建基於聾人手語再作調整,對着好端端的,聽覺正常的嬰兒打手語,會不會使他變聾變啞,永遠學不會講話?
作者說,如果你也這樣想,代表你沒有眞正了解嬰兒手語的意義。相反地,有實際統計數據顯示,手語能使嬰兒更早地學會說話與交流。皆因嬰兒在學習手語的同時,他被要求眼睛的注視、手的運動、嘴的學說、大腦的思維整合等全面發展,而且當嬰兒表達訊息被理解,他會因此感到振奮,誘發他更積極地學習說話和交流。比較沒有學習過手語的嬰兒,前者的智商測試在八歲之前至少高了十二分。
根據作者的經驗,她在兒子七個月大時,開始對他做這些手語,九個月大時他終於會回應了。十六個月大時,他已經可以講一百個單詞!十八個月時,他可以講二百多個單詞,和組織簡單句子,例如:“飮料——掉——地了”。這些在語言上超前的表現,使他們夫妻二人感到非常鼓舞。
這些年來,作者致力於嬰兒手語敎育,敎會了無數父母和嬰兒使用手語,並取得良好成果。最後她決定寫一本書,為家長們和敎育者提供專業指導。她認為讀者所需要的,不僅僅是知道那些手語所代表的手勢,而是應該對各階段的嬰兒成長發展,包括生理與心智方面,先有一個全面的認知,然後將手語適當地應用於實際生活中,融入孩子的整個發育過程中。
本書分為兩大篇章,首篇是針對特定月齡的孩子的發育作論述,指導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手語,並描述了基本使用到的手語。嬰兒的頭等大事是吃和睡,最初我們所敎會嬰兒的手語也就是“牛奶”(兩三下擠奶動作)和“睏了”(手掌捂住臉,手指向內攏一下),及後因應實際生活逐漸增加更多手語,例如:換尿片、洗澡、冷、熱、玩、唱歌、看書等。尾篇是嬰兒手語字典,幾乎涵蓋了所有嬰兒手語,字典按活動類型組織詞彙,使每類活動需要用到的手語都能方便查到。
作者是位極出色的敎育專家,我很欣賞她擁有一顆謙虛的心。她多番強調,嬰兒手語的內容不是航天科技,也不是天才敎育,只是她期望書中提供的策略,可幫助家長在育兒之路上變得簡單易行。對此我深感認同,時刻讓孩子保持學習的樂趣,才是最大的成功。
原文刊登於2013年1月19日澳門日報C7版閱讀時間
http://www.macaodaily.com/html/2014-01/19/content_871740.htm
我都係睇果套戲先知有嬰兒手語,之後唔記得睇咩教飲奶奶個手語,不過洗腦一排肚B都冇反應,佢到宜家想食奶都唔表達架(除左我地沖奶時佢想食會係咁奶奶奶 XD
回覆刪除我一直都有教我個仔手語,不過佢依家十三個月大都未識。。。
回覆刪除好得意呀,第一次聽咋﹗
回覆刪除